日常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被忽略的检测内容【承重检测】
承重检测大多用于工业厂房建筑【其他需要承重检测的建筑物比如:办公楼、仓库、机房、实验室、商场、医疗用房、屋面加建光伏发电设备等等都会涉及承重检测】,早期的工业厂房楼板承重限值通常比较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所需的设备放置要求,对于建筑安全管理:涉及改造、改变使用用途、局部荷载增大(增加仪器设备)、客户验厂无法提供竣工验收报告等,都需要进行承重检测,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改动,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
承重检测的检测内容主要是针对建筑结构的支撑系统、承重结构系统和围护结构系统三个组合项目进行建筑物承重检测。
【框架混凝土结构承重检测】
一、结构检测鉴定目的
检测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鉴定该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现状及承载能力大小为该建筑物后续使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并提出处理建议。
二、检测鉴定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750344-2004);
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02);
9.《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3.《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14.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结构设计图等有关建设图纸资料,现场实地勘察的有关数据。
三、检测鉴定总体方案
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建筑物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进行检测,一方面进行与结构安全性密切相关的构件材料物理性能检测,例如砼强度、钢筋材料性能和钢筋分布情况等;另一方面对已建结构和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核检测,包括结构轴网尺寸、主要承重构件尺寸、楼板厚度等内容;第三方面是对建筑物结构构件外观完整性的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构件裂缝情况检测、砼碳化深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等。
为减少对结构产生较大的损伤,现场检测工作将主要采用非破损或微破损检测手段,以减少对已建结构的损伤。
四、现场检测具体内容
建筑物已建部分结构的现场检测工作可分为调查准备工作、外观检查和结构检测三部分。
1、调查准备
首先进行检测前期准备工作,依据建筑物历史、现状和相关资料,编制现场检测计划,准备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人员安排。
2、外观检查
主体结构构件外观检查,上部结构构件是否存在裂缝损伤、是否存在钢筋锈蚀以及蜂窝麻面等损伤情况。
3、上部主体结构检测
(一)结构体系及平面布置检测
检测内容:轴线尺寸、楼层高度等测量,确定结构形式。
检测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5m钢卷尺等测量结构轴线尺寸以及楼层高度。
检测数量:结构主要轴线尺寸和每层楼层高度
(二)上部主体结构检测方案
(1)上部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
检验批划分:考虑现场条件、已建部分结构现状,将建筑物上部结构按照框架柱、框架梁板划分为两个评定单元,每个评定单元又按照设计构件强度等级划分情况分为不同的检测子单元。拟将柱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梁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检测方法:上部主体结构砼强度检测采用钻芯法。
检测数量:*1-2层框架柱钻芯取样数量为6个;*1-2层框架梁钻芯取样数量为6个(此数量为根据现场勘查而设定;具体以工程师现场评估是否需要追加抽检数量。
(2)结构主要构件尺寸检测
检测内容:框架柱、框架梁截面尺寸(长×宽)及楼板厚度
检测方法:框架柱、框架梁构件截面尺寸测量手段采用钢卷尺测量,砼楼板厚度采用楼板测厚仪或钻孔法测量。
检验批的划分:上部结构构件尺寸检测按照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划分为三个评定单元,每个评定单元又按照构件所在每个楼层划分为单个检测子单元。
检测数量: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中检测类别的抽样检测较小样本容量B类的要求。
检测内容:框架柱、框架梁钢筋配置检测主要包括主筋数量、主筋直径、箍筋直径、箍筋间距及加密区长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钢筋配置检测包括楼板双向钢筋直径、间距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检测方法:结构构件钢筋配置检测手段采用钢筋探测仪和开凿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检验批的划分:上部结构构件钢筋配置检测按照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划分为三个评定单元,每个评定单元又按照构件所在每个楼层划分为单个检测子单元。
检测数量: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中检测类别的抽样检测较小样本容量的要求;具体以工程师现场检测时确定抽检数量。
(4)上部结构构件破损及缺陷情况检测
检测内容:在外观检查工作基础上,若发现存在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缺陷(裂缝、锈蚀),则详细标明裂缝、锈蚀等破损情况分布、走向、长度及范围。
检测方法:检测工具包括裂缝刻度放大镜、裂缝综合测试仪、游标卡尺等。
检测数量:整体上部结构
(5)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检测内容及方法: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和游标卡尺,将配制好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新暴露的混凝土表面,以测定混凝土中性化程度;
检测数量:碳化深度检测数量取检测构件的30%;
检测部位:上部结构
(6)围护结构构件的检测
检测内容:填充墙体拉结筋设置情况、门窗、屋面防水、楼梯、室外散水设施完好情况。
检测方法:目视结合检测工具包括钢筋探测仪、裂缝综合测试仪、游标卡尺等。
检测数量:整体上部结构
五、鉴定评定内容
(一) 结构裂缝破损情况分析鉴定(存在影响结构安全的缺陷时进行)
通过现场检测结果和样本试验结果,分析构件产生裂缝(破损)、锈蚀(腐蚀)情况的原因,判断对结构产生的危害程度及日后影响。
(二)结构安全性鉴定及评定
结构安全性鉴定应以现场检测结果为依据,通过计算结构内力,验算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确定结构的安全性现状的结构安全性状况。
(三)整改处理建议
根据检测鉴定结论,若该建筑物存在缺陷或安全隐患,则给出维修、加固的整改建议。
zjygc66.b2b168.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