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检测鉴定之砌体结构建筑及其构件的检查和检测
深圳市中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房屋检测鉴定整理的砌体结构建筑及其构件的检查和检测相关内容(下)。
一、砌体强度的检测主要有直接法和间直接法。
1、直接法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原位轴压法、扁**法、原位单砖双剪法、原位单剪法等。对应的检测要求和数据分析可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及相关规定执行。
2、间接法检测砌体强度是分别测得砌筑砂浆和砌筑块材的强度后,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规定推定砌体强度。砌筑块材与砌筑砂浆强度检测的取样部位应对应。
二、砌筑质量检查和检测项目可分为砌筑方法、灰缝质量、砌体偏差和留槎及洞口等,主要的检查和检测方法如下:
1、构件的砌筑方法、留槎、砌筑偏差和灰缝质量等,可采取剔凿表面抹灰的方法检查。构件砌筑质量存在问题的,可降低该构件的砌体强度取值。
2、检查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等砌筑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3、灰缝质量的检查和检测包括灰缝厚度、灰缝饱满程度和平直程度等项目。其中灰缝厚度的代表值应按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灰缝的饱满程度和平直程度,可按《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4、构件轴线偏差和构件垂直度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可按《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的规定执行。
三、竖向构件的倾斜(率)可采用悬挂吊锤或多功能检测尺的方法直接量测,也可用全站仪、经纬仪进行投点法检测,检测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 水平受弯构件挠度和挠度曲线,通常用水准仪或拉弦线的方法直接量测。
十、裂缝的检查和检测包括裂缝现状及裂缝扩展状况的观测。裂缝现状包括裂缝位置、数量、长度、宽度及深度;裂缝扩展状况包括原裂缝开裂位置、数量、长度、宽度及深度的变化。检查和检测方法如下:
1、裂缝长度可用钢卷尺测量,裂缝不规则的,可分段测量。
2、裂缝宽度应选取目测裂缝宽处测量,采用刻度放大镜、宽度检测仪、裂缝对比卡、塞尺等仪器测量。缝宽达10mm以上时,可采用钢卷尺测量。
3、裂缝深度可用探针插入进行测量,或采用裂缝深度检测仪,或钻取芯样直接检测。
4、裂缝的扩展状态可采用做标记、贴石膏饼的方法观测,必要时也可采用粘贴应变片测量变形。
5、检测时应剔除构件抹灰层,确定砌筑方法、留槎、洞口、线管及预制构件对裂缝的影响。
四、砌体结构酥碱风化程度主要采用直观法,检查和检测*发生酥碱风化的部位(卫生间、水房等潮湿环境和室外易受冰雪冻融和雨水侵蚀部位)的面积、深度和范围。
五、砌体结构其他损坏程度的检查和检测内容如下:
1、对环境侵蚀,应确定侵蚀源、侵蚀程度和侵蚀速度。
2、对冻融损伤,应检测冻融损伤深度、面积,如房屋的檐口、勒脚、散水和出现渗漏的部位。
3、对火灾等造成的损伤,应确定灾害影响区域和受灾害影响的构件,并确定其影响程度。
4、对于人为造成的结构损伤,应确定损伤程度。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后房屋加固:
砼梁加固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方法适用情形
二、具体加固方法
1、外粘碳布加固法
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过40%;c、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量:预成型板不宜**过2层;纤维布不宜**过4层。
经验之谈
a、粘贴延伸长度的问题。对于梁底受弯加固,碳布粘贴延伸长度不满足时,可采用附加锚固形式,如端部加强U型箍;对于梁支座受弯加固,当粘贴延伸长度不满足时,可采用钢板条+射钉的形式进行端部锚固。粘贴延伸长度的确定,可参见《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10.2.5条。
b、粘碳布和粘钢板相遇问题。梁支座受弯加固,如处理另外一个方向采用粘钢板加固时,应碳布在下钢板在上。
c、防火问题。由于粘贴碳布加固,其材料包括粘结剂和碳布两种材料,其中粘结剂的使用环境温度不得**60℃,故对于高温环境的混凝土结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目前无相关规范要求,通常做法为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2、外粘碳布U型箍
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锚固U型箍宽度:端箍应≥梁底碳布宽度的2/3,且应≥200mm;中间箍应≥梁底碳布宽度的1/2,且应≥100mm。c、抗剪加固U型箍: U型箍上端应设置纵向压条锚固,当梁高h≥600mm时,应在梁腰部增设一道纵向腰压条。
3、外粘钢板加固法
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过40%;c、粘贴钢板厚度要求:人工涂胶≤5mm;压力注胶≤10mm;d、粘贴钢板加固量:受拉区≤3层;受压区≤2层;且钢板总厚度≤10mm。
经验之谈
同混凝土梁受弯加固外粘碳布。
4、外粘钢板U型箍
构造要求
a、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锚固U型箍:端箍应≥梁底钢板宽度的2/3,且应≥80mm;中间箍应≥梁底钢板宽度的1/2,且应≥40mm;U型箍厚度应≥梁底钢板厚度的1/2,且应≥4mm;c、抗剪加固U型箍: U型箍上端应设置纵向压条锚固,当梁高h≥600mm时,应在梁腰部增设一道纵向腰压条。
5、外粘型钢
构造要求
a、角钢厚度应≥5mm,角钢边应≥50mm;b、缀板截面 应≥40mmx4mm,其间距用≥20r(r为单根角钢截面的小回转半径),且应≤500mm。
经验之谈
a、加固方案选择问题。由于该加固方法需将所有扁钢箍穿过原楼板,该做法对原楼板损伤太大,故一般不建议采用该加固方法。如确实需要采用该方法,可采用钢筋代替扁钢箍,减少对原楼板的破坏。
b、防火问题同混凝土柱采用外粘型钢加固,可参见砼柱加固。
下面以受检房屋仓库为例,目前拟定改造为商务场所。原结构是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平面为矩形,东西方向52.7m,南北方向29.9m,单层建筑面积1575m2。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柱距均为6m。一层原层高为5.5m,使用后期在一层内部标高2.8m处进行插层,形成层高分别为2.8m和2.7m的两层,新增的插层结构面积为1072平方米。一层用作办公室和监控中心,插层用作办公室和职工宿舍。一层和插层的建筑布置见附图1
此房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后期在其一层内部增加插层,插层采用钢梁、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形式。组合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压型钢板多处出现明显的变形。为保证楼板的结构安全,要求房屋质量检测站对插层楼板进行检测,分析损伤原因,评估楼板的安全性,为后续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本次检测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组合楼板建筑、结构图纸复核;
(2)组合楼板完损状况检测;
(3)施工质量检测,包括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厚度、压型钢板尺寸、组合楼板的构造措施等;
(4)组合楼板承载力验算;
(5)安全性评估;
(6)提出后续处理建议。
经现场调查,建筑、结构布置复核和构件尺寸测量是需要检测时进行复核的,原结构的柱距、插层结构主梁和次梁以及压型钢板的位置和方向与施工方案相符。压型钢板完全替代正弯矩受拉钢筋,组合楼板内无顺板肋方向布置的钢筋,板面也没有布置抗裂钢筋。
现场调查组合楼板的完损状况。主要损伤是混凝土开裂和压型钢板变形。
组合楼板板面混凝土出现多条裂缝,大部缝位于主梁附近,顺主梁方向发展,少部缝位于压型钢板支座附近,也即顺次梁方向发展。裂缝长度大多约为6m,实测裂缝宽度集中在1.0mm~2.0mm。凿开裂缝,查看裂缝深度,裂缝延伸到板底。压型钢板多处出现明显变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无临时支撑,且施工方未对压型钢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手推车在压型钢板上行走时,导致压型钢板出现大面积明显变形,包括压型钢板局部变形和楼板整体变形。9~10/F~G轴压型钢板下挠60mm,变形**过规范允许值,挠度允许值为11.1mm(取跨度l/和20mm的较小值);压型钢板与相邻钢板脱开,压型钢板下方增加钢梁对其提供支撑,该钢梁不能有效地起到加固效果,仅是起到承托作用。
根据《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273-2010)检查组合楼板的构造措施和施工工艺。组合楼板多处存在构造和施工缺陷,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具体如下:
(1)组合楼板厚度达不到要求。
为了保证组合楼板的整体性和耐火性能,组合楼板总厚度不应小于90mm,压型钢板肋**部以上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本工程组合楼板的总厚度实测值为80mm,板肋**部以上混凝土厚度实测值为35mm,均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2)组合楼板支座处和板面未配置防裂构造钢筋。
组合楼板支座处构造钢筋及板面温度钢筋配置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GB50010-2010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本工程组合楼板板面未配置构造钢筋,因此板面混凝土开裂较多。
(3)公母肋扣合处无有效的连接措施。
压型钢板公母肋扣合处应采用有效的机械连接固定;当采用自攻螺丝或拉铆钉固定时,固定间距不宜大于500mm。可见,本工程压型钢板公母肋之间无机械连接固定,压型钢板出现较大变形后与相邻钢板脱开,组合楼板的整体性较差。
(4)采用火焰切割压型钢板。
楼承板开洞或切割,宜采用等离子切割压型钢板,不得采用火焰切割。火焰切割会损伤压型钢板的表面镀锌层,降低组合楼板的耐久性。可见施工中采用火焰切割压型钢板。
(5)浇混凝土时未对压型钢板采取有效的保护。
浇筑混凝土前,在人员、小车走动较频繁的楼承板区域应铺设脚手板。本工程由于未对压型钢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且未设置临时支撑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手推车行走时压型钢板出现大面积变形。
本工程组合楼板的受力性能在理论计算上能够满足要求,也即在施工操作规范、材料未受损伤、楼板构造措施得当、楼板整体性较好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但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混凝土时未在压型钢板上铺设脚手板,且压型钢板公母肋之间没有可靠的机械连接固定,导致组合楼板在施工过程中仅在施工荷载和自重作用下就已经出现很大的挠曲变形,压型钢板多处出现较大的扭曲变形。这种情况下组合楼板不能够保证安全使用。挠度变形较大的区域,例如9~10/E~F区域组合楼板挠度达到60mm,如果压型钢板的两端在钢梁上锚固牢靠,压型钢板在荷载作用下没有出现滑移,则相应于这样的大变形,压型钢板已经达到抗拉屈服强度,不能承受后续使用阶段增加的装修荷载和楼面活荷载,也即承载力不能满足活荷载3.0kN/m2的要求。
根据组合楼板现状以及检测和计算结果,特提出如下建议:
(1)对损伤较大区域的组合楼板进行加固,部分挠曲较大区域建议重新铺设。
(2)后续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楼板变形的观察。
(3)结构加固建议委托专业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组合楼板今后的使用安全性。
组合楼板对施工而言虽是一种施工工艺的改进,对在施工环节中把握好施工质量,特别是在组合楼板构造措施部位,一旦处理不当,维修和返工成本较高,也给后续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严把质量关,做好建设工程的“工匠”,才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
房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房屋承重**出原承重数值都会造成房屋下沉,为房屋安全使用需对房屋进屋安全鉴定,确定房屋沉降数值,提供科学处理方案。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项之房屋沉降检测
房屋安全鉴定
根据房屋安全鉴定相关规范要求,合格安全的房屋倾斜率一般不得大于千分之三。**过千分之三小于千分之七的,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大于千分之七的必须进行纠偏加固处理。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项之房屋沉降检测
房屋安全鉴定
在进屋安全鉴定前首先需要了解房屋出现倾斜下沉的原因:
1、设计问题:设计人员对规范缺乏了解,设计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等问题,导致房屋产生倾斜。
2、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因抽水位置不当,挡土桩、废桩的拔除导致土壤松动等原因,造成地基不平衡,导致房屋倾斜。
3、外部因素影响:如周边施工,挖基坑、建、建地铁等,导致房屋倾斜。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项之房屋沉降检测
房屋安全鉴定
房屋安全鉴定沉降检测的内容有:
1、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通过房屋沉降检测方法测量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如:经纬仪观测法、铅垂观测法、倾斜仪测量法、基础沉降差法等。
3、通过文字、图纸、照片、影响等手段记录房屋构件,装修设备的损坏程度部位及范围。
4、利用房屋检测专业设备检测相关数据,经过演算后分析原因。
5、综合评级并出具可行性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gjdgeg/-
http://zjygc66.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