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案例:
某大楼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于2007年3月竣工。2008年1 月,该建筑首层发生火灾事故,从起火到扑灭耗时十多个小时,过火面积约3400m2。根据现场勘察,首层仓库大部分铁制货架无变形,塑料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完全烧毁,间隔薄钢板发生变形,根据受损较严重的构件外观特征,估计火场重度受灾区温度应**过8000。
(2)火灾受损分区30
火灾中构件的受损程度主要取决于
凝士构件外观特征件表面的过火温度和时间一般无法准确子的度和持续时间,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构调查,基本了解构件受火温度。家输了解。为了解受期程度,程度,可通过对火灾燃烧物和混构件评定标准》中所列不同火场温度下构件外观特案例表1为地方标准(火灾后混凝土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外观特征爆裂利落表面颜色,大灾温度(C)C3000~-450450-700
重度区内板的受损情况较严重,大部分混凝土楼板被烧穿,光穿,可见楼面的水磨石面层,板中钢筋弯曲变形:梁的受损情况次之,混凝土利落和露筋情况严重,主要集中在奥度和跨中梁底:部分柱的受损情况严重,保护层混凝土剥落、露筋情况大大量存在,且主要集中在柱上部,截而损失率在2%~36%之间,且残氽面混凝土疏松。该区域内构件表面有大较裂缝,部分为贯通裂缝,混凝土表面颜色主要为灰白或浅黄,受损构件外观。
中度区内梁、柱粉刷层大面积起鼓、脱落,局部保护层混凝土剥落,部分板有露筋。构件表面有较多裂缝,混凝土表面颜色主要为土黄或黑。轻度区和波及区内的构件局部有粉刷层起鼓、脱落,但无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和露筋等情况,混凝士表面附着黑烟。
(3)混凝土强度检测
根据之前的研究,火灾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混凝士中的游离水急剧蒸发并引起骨料膨胀和水泥石收缩,形成界面裂缝并不断开展延伸,当温度达到一定时水泥石 中的氢氧化钙分解,导致水M石结构破坏不面使混凝t强度降低。一 般情况下,温新土强度机失阳50mm的高度,分别进失率。保度的增加面减小。为了解混凝上强度变化,行抗压实验,通过内外芯样强度的对比了解可将抽取的芯样 人表面起连续切40~解受拟深度和强度相本工程实验结果 表明,重度区柱的混凝土强度损 中可保留利用重度区染50mm深度以内的核心很斯板服板而厚度较薄,过火时间长,导致表里强度均机失中度护层厚度;的部分柱混凝土强度损失较为明显,损失率为8.8%~17.中度区梁、板混凝土强度损失校为明显,
8**惠其强度贡献,轻度区有明显,加网.7%,且受损探度小于保波及区的构件混凝土强度损失不明疑。 上强度基本一致,且无湖凝土利落、疏松等情况。由此分析,这类构作的强度检洲中发现部分柱强度低于原设计,但其表层与内层的北子火灾引起的,加图中院度偏低不是由于注意区分,分别处理。
(4)钢筋性能检测
根据重度区中抽取钢筋的检测结果,火灾后钢筋力学性他'于材料膨胀系数的差异,混凝士与钢筋的粘结力会有所下降,构件的整体工作性能受到影响。
(5)碳化深度检测
高温作用下表层混凝土氧氧化钙分解, 的些期程度。表3.27为本工程柱的碳化深度检测结果,可见碳化深度和柱混凝社的烧伤程度基本量正比。
(6)构件的受损评定和处理
参照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 2015 和地方标准《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评定标准) DBI 08 219 1999 综合外观特征、材料性能和碳化检测结果,将首层的混凝士构件按受损程度分为A, B. C. D四个级别进行评定,D级的柱、梁应作加固后使用,D级的板应做置换处理; C级的柱、梁和板应做补强或加固后使用; A, B级的构件除少数做补强外,进行表面处理后使用。
(7)结论
①火灾后的结构检测鉴定首先从外观特征划分的火灾温度区域,然后根据各区域构件的材料性能检测结果,进行受损程度分级评定;
D对混凝上龄期不长的构件,通过碳化深度的检测可以快速了解混凝士的烧伤深度:③火灾后的结构钢筋性能退化与燃烧时间和灭火方式有关。经检验,本案例的构件钢筋力学性能并没有退化,但钢筋与混凝士之间的粘结力将有所下降。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