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建筑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屏西八路12号(3#宿舍楼),该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9层,检测面积为13971.50㎡。
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地面粗糙度为B类,场地基本风压为0.85kN/㎡,用途为宿舍楼。
为了解该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性,珠海新世纪学校委托深圳市天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抽样检测鉴定。我公司于2019年5月对该建筑进行现场检测。
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的规定,对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见本报告表9-7。
表9-7 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
鉴定子单元项目 | 检 测 鉴 定 结 果 | 子项 评定等级 | 子单元评定等级 | 整体结构评定等级 | |
地基基础 | 室内外地面与主体结构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相对位移,上部结构中未发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变形。 | Bu | Bsu | ||
上部 承重 结构 | 构件安全性 | 主体结构计算承载力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无明显影响结构承载力的外观缺陷。 | Au | Bu | |
结构整体性 | 结构布置合理,传力路线明确,连接方式可靠。 | Au | |||
结构侧向位移 | 未发现建筑物有不适于继续承载的**点位移及层间位移 | Bu | |||
围护结构 | 围护结构承重部分的安全性满足使用要求 | Au |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按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对该楼按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C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根据检测结果和结构现状情况进行鉴定。该建筑抗震措施鉴定结果见本报告表10。
表10 抗震措施鉴定结果
鉴定内容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 | 建筑物现状 | 鉴定结论 |
房屋总层高 | ≤100m | 37.2m | 符合 |
结构体系 | 不应为单跨框架结构 | 为多跨框架-剪力墙结构 | 符合 |
框架应双向布置 | 框架为双向布置 | 符合 | |
柱轴压比不宜**过0.85 | 柱轴压比小于0.85 | 符合 | |
材料强度 | 梁、板、柱实际达到的不应低于C20 | 实测较低强度值为26.2MPa | 符合 |
抗震墙厚度 | 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60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 抗震墙厚度为250mm | 符合 |
梁的截面尺寸 |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比不宜小于4 | 较小截面为200×500,高宽比不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比不小于4 | 符合 |
柱的截面尺寸 | 截面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4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450mm;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 较小截面为400×500,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大于3 | 符合 |
抗震墙的配筋与构造 |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为200mm,竖向直径为10mm,横向直径为8mm和10mm | 符合 |
框架梁的配筋与构造 | 梁端:加密区长度为max(1.5hb,500);箍筋较大间距为min(hb/4,8d,100);箍筋较小直径为8mm | 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较大间距为113mm;箍筋直径较小直径为8mm | 符合 |
梁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 梁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 符合 | |
框架柱的配筋与构造 | 柱端:箍筋较大间距为min(8d,100)(柱根100);箍筋较小直径为8mm | 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较大间距为111mm,箍筋直径为10mm | 符合 |
续表10 抗震措施鉴定结果
鉴定内容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 | 建筑物现状 | 鉴定结论 |
框架柱的配筋与构造 | 柱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50mm | 柱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大于250mm | 符合 |
柱与墙拉结筋设置 | 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 mm设2φ6拉筋,拉结筋宜沿墙全长贯通 | 设置有拉结筋 | 符合 |
备 注 | 1、该楼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措施按8度的要求考虑; 2、其中:hb为梁高;d为梁、柱纵筋直径。 |
结构布置与构造抗震鉴定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总高度、结构体系、材料强度、剪力墙和框架柱梁的配筋与构造、整体性连接构造均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
检测鉴定结论为:在满足楼面活荷载不大于2.0kN/㎡,上人屋面活荷载不大于2.0kN/㎡,且正常维护的前提下,该建筑主体结构计算承载力及整体抗震能力满足作为宿舍楼用途的安全使用的要求。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