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学校应按时定期做房屋抗震检测鉴定。
怎样做好学校防震抗震准备?
(1)普及防震抗震知识
学校尤其是震区学校要特别重视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的宣传。
每一位老师都应掌握防震避震知识及震后的自救互救办法。采取幻灯、影视、讲座、讨论、授课、课外活动以及演练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2)评估和加固校舍,消除隐患
请*评估校园各种建筑,尤其是教室及学生活动场所的易损性。
请*提出加固校舍的办法,并说快实施加固。
新建校舍应严格按本地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3)做好应急准备
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学校和医院、急救中心、消防队等部门都应有相应的应急准备,并加强联系。
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要坚决把师生从来不及加固的危房中撤出,采取临时措施,在安全地点进行教学活动。
接到**发布的临震预报时,立即停课。
震区学校应设防震应急指挥小组。
震区学校应有防震抗震计划。
震区学校可以宽阔地带的合适地点储备一定的水、食品和急救药品。
有条件的震区学校应备救灾物品,救灾物品采用便携式包装,可按班级和教室分配。
震区无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日的用水、简单易携食品和防雨用品,以及几片抗生素、连黄素、抗感冒药等,以备急用。
可考虑印一种防震安全卡发给学生填写并随身携带。
(4)进行防震训练
教育学生时不要拥向出口或楼梯,不要惊恐跳楼,因为这都是错误的避震方法。
教育学生时应冷静,不要惊慌,以便在震时可避震的十几秒钟内做出正确的选择。
正确的避震方法是*选择较近的安全地点躲避,在教室内应在躲在桌下,要注意避开悬挂物。
从发出指令到全体师生躲好的时间,应控制在几秒钟内,要通过经常性的练习达到这个时间标准。
让学生练习就地抱头、蜷身、蹲下的保护性动作,以备震时在各种场合躲避。
带领学生进行震后有序撤离的练习。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就*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学校是教育的**和天堂,我们也会发现有很多学校都会进行翻新和加固,部分存在问题严重的教室也会拆除重建。在对学校校舍进行质量鉴定时,我们看到鉴定结果后发现,有很多校舍都存在严重性不等的问题,对于部分校舍,抗震等级不达标,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在对校舍进行抗震施工时,哪五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到位。
一、是拆除重建还是加固维护?
有些学校的教室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已经没有了加固的必要性,如果对这些教室进行加固维修,不仅加固的施工难度大,而且需要的加固成本可能会比新建教室还要多,所以说,对于这类教室已经没有了加固的意义,较好拆除重建,反而能够节省较多的施工成本。
二、没有施工图纸的老校舍加固工作如何开展?
有些老校舍至今可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存在历史,较初的设计和施工图纸早已经找不到,对于这类缺少施工文件的老校舍,对其进行抗震施工时,需要做好现场的勘测和后期的数据分析,严格按照国家对教学楼的抗震加固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即可。
三、老旧门窗是否需要更换
由于校舍的教室数量较多,如果将校舍内所有的门窗都进行更换的话,是一笔较大的费用,而且有很多门窗的质量都是达标的,为了节省加固翻新费用,我们只需要对存在问题的门窗进行更换即可,质量和性能完好的门窗没有更换的必要性。
四、对于需要加层设计的教室
现在有些学校的楼层也有十几层的,如果需要对校舍的教室楼层加层,需要做好教室承载力的鉴定工作,然后在开展抗震施工工作。
五、有图纸的校舍是否需要现场勘测?
不管施工和设计图纸是否齐全,在对校舍进行抗震加固之前,都需要对校舍进行系统的现场勘测,只有对校舍充分了解,才能拿出更加合理且**的抗震施工方案。

日本是多地震的,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5%左右。据日本阪神地震后资料显示,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
无*有偶,四川汶川地震,同样是钢结构建筑的绵阳体育馆也未受到损坏,且成为安置灾民的主要地点。玉树的地震再次触动人们的敏感,也越发凸显出节能抗震性的钢结构建筑在未来建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推广的必要性。
地震频发,引起人们对“什么建筑抗震”的进一步关注。
现有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等,无论哪一种结构,只要设计合理、高度与结构形式相匹配,就应该是抗震的。
但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砖砌体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稍胜之。而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抗震性能优于前两种。
所谓“楼盘的抗震系数”的提法并不规范。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一般住宅与写字楼为丙类建筑。
房子的抗震性和户型也有关系,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跃层、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占优势,但要达到与平房建筑相同的抗震标准,所要采取的措施就更多。
从设计上看,无论是还是多层,只要严格按标准进行,均能达到抗震要求,建筑需采取更可靠的结构形式,如砖混结构只能建筑六层19米以下,则采用框架、框剪等结构。从震感上来讲,越高震感越强烈。
决定建筑物遭受地震时造成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防标准、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
在房屋的设计中,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因此在装修中,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将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较为危险。特别是装修中破坏承重墙,这是及其危险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居民将承重墙大面积拆除,发生八级地震时,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实践证明,经过良好抗震设计和施工的房子在抗震效果上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就是地震后为什么在同一片相邻区域,有的房子破损严重,有的则安然无恙的原因。抗震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我国已把所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抗震设防标准由丙类提高到了乙类。乙类抗震设防建筑,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应按**本地区一般建筑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gjdgeg/-
http://zjygc66.b2b168.com